,即拥有品牌的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终端厂商,如苹果、小米、华为等,它们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处于整个产业链条的最前端位置。
②代工商,即具备整体系统集成制造甚至设计开发能力的生产制造商,如富士康、和硕联合、仁宝、广达、纬创等,他们直接从终端厂商接单,同时也将部分订单分包给下一级生产商。
③核心元件和重要组件的生产商,这类企业专注于产业链条的某些关键环节。核心元件和重要组件,在电子设备中完成数据传输、运算、存储、声光电等相对独立功能的单元,例如笔记本电脑中的 CPU、显卡、声卡、内存、硬盘、LCD 屏幕等,主要由专业硬件厂商或称组件商生产,例如高通(芯片)、三星(液晶模组)等。
④外壳、连接轴、支架等结构件的生产商,用于构成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的外形、提供容纳内部零部件的空间,主要是通过注塑、冲压和压铸等工艺对塑料和金属等材料加工而成。
⑤各类实现特定功能的器件生产商,用于替代传统金属螺丝、散热片等零部件实现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内部零部件间的绝缘、粘接、缓冲、屏蔽、导电等功能的高分子薄膜、胶带、泡棉、铜箔等内部功能性器件,以及对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外观进行美化、触控、防护等功能的铭牌、触控板、显示屏面板等外部功能性器件。
笔电转轴产业随着 1985 年东芝在欧洲发布了世界上一台笔记本电脑东芝T1100 之后而产生,大至分为三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 1985 年-2000 年,此阶段为转轴行业开始发展阶段,由于操作系统、CPU、主板、LCD 屏幕等电脑主要零部件限于当时的生产技术,导致笔记本电脑价格居高不下,很难进入大众市场,因此转轴产业也发展缓慢。
第二个阶段从 2000 年-2008 年,此阶段为转轴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阶段。随着电脑生产技术的提升以及各主要零部件如 CPU、主板、LCD 屏幕等价格的降低,笔记本电脑被慢慢的变多的群众所接受,因此转轴行业也迎来了快速的提升的阶段。
第三个阶段从 2008 年至今,为平稳发展阶段。近年来,随着平板电脑快速地发展和应用,造成笔记本电脑市场逐渐趋向平稳。
随着笔记本电脑的快速更新换代,转轴产品的功能和形态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发展史上看,2013 年是笔电转轴行业转变的重要分水岭,此前的转轴产品都是传统型、一字型、包覆型、铝合金型、自动闭合型。
2013 年之后大量可变形的笔记本电脑转轴产品如双轴型、中心型产品面世,一方面适应了笔记本电脑轻薄、造型多变的行业趋势,另一方面也使得整个行业向精密化发展。这种变化趋势淘汰了一些技术落后、以量取胜的粗放型企业,一些技术领先企业成为行业新的领头羊,同时也提升了整个行业的平均毛利率水平,使得笔电转轴行业脱颖而出成为五金转轴行业中的高的附加价值细分行业之一。
笔记本电脑转轴行业在整个笔记本电脑产业链条中属于定制化的结构件,其定制化的属性意味着笔记本结构件企业一般需根据下游客户的订单制定组织采购和生产计划,市场的容量基本由市场需求所决定。因而笔记本电脑转轴的需求量取决于花了钱的人最终消费产品笔记本电脑的需求,其受宏观经济景气周期、消费者偏好、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厂商的创新、行业技术创新与技术路线选择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综合影响。
在宏观经济景气、周期高涨的时候,社会总需求旺盛,市场对诸如笔记本电脑等的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反之,在总体经济发展形势低迷时,市场需求也会随之降低。其次,从消费者需求方面看,消费者偏好的多样性促进了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百花齐放。消费者的需求具有多样性,不同花了钱的人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的外观、功能、体积、价格、品牌等的要求各不相同,从而使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日益显示出个性化、定制化、时尚化的趋势。
从供给方面看,终端厂商的不停地改进革新实现了“供给创造需求”。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及制造商就是这种需求的开发者和培养者。笔记本电脑的性能越来越先进,外观和功能也慢慢变得多样化,人们的消费习惯在不知不觉中被改变,新的市场需求不断地被培养和挖掘。而 2020 开年至今,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环境步入低迷。但对于笔记本电脑行业来说,疫情催生了大量的远程办公、远程学习需求,从特征来看,笔记本电脑在疫情中拥有其它电子设备无可替代的属性,即远程生产力工具。
而对于笔记本电脑转轴而言,该产品一般为各大品牌笔记本电脑生产制造商的配套零组件,每台笔记本电脑必须配置两个笔电转轴,笔记本电脑转轴的市场容量整体上与笔记本电脑整机出货量基本保持一致。按每台笔记本电脑配备两个转轴进行估算,2020 年整个笔电转轴市场的出货量约为 2.36 亿套,2021 年出货量约为 2.68 亿套。
近年来,行业下游终端笔记本市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小品牌在成本控制和渠道管理上越来越处于劣势,预计最后将不得已选择退出,退出后的市场空间将被其它品牌瓜分。据 Strategy Analytics 公布的数据,2021 年度惠普、联想、戴尔三大笔记本电脑厂商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22%、24%和 17%。下业集中度的提高,使品牌商在选择上游供应商时更看重规模、管理和技术能力,大型笔记本电脑转轴生产企业将获得更多机会,下游集中度的提高也将导致本行业集中度的提高。
为了对抗电子移动电子设备产品的强大消费增长势头,PC 产品向更轻薄、更便携发展,要求与之配套的转轴产品也更加轻便、精密、耐磨,同时在功能上适应多种传动需求。对于笔记本电脑而言,以往的转轴最大旋转角度只能达到 180 度,现在的转轴产品能实现 360 度的旋转,同时还能实现分体式、滑轨等多种传动功能。一体机电脑、二合一平板电脑等新颖便携式电脑的面世,也对转轴产品功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此情况下,掌握先进的技术的企业,更容易获得终端品牌厂商认证资格,从而在业内处于领先优势。
随着人力成本的增加和产品要求的逐步的提升,对于大批量的产品,自动化组装也在行业内得到了慢慢的变多的应用。受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的制约,国内大部分笔记本电脑零部件生产企业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缺乏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的能力,生产线较为依赖人工操作,产品稳定性不高。
先进的加工技术与装备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基础,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笔记本电脑零部件市场,设备智能化程度高的企业才能够保证产品研发的持续创新,对供应链的管理控制也更有效,其高效的设计研发、生产调度、生产规模化和精细化品质管理能力可以越来越好的满足下游客户的真实需求,才能在长期经营中形成的规模化低成本采购与快速高效的供货能力。
2008 年以前中国大陆地区只有少数几家笔电转轴生产厂商,年出货量不足100 万套。随着行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近几年有大量中小企业进入该领域。目前,行业领先的转轴生产企业主要是台湾企业或其在大陆的子公司,包括新日兴、兆利工业、鑫禾科技等,其在转轴领域经营多年,有较为丰富的技术储备和经验积累,与客户尤其是大客户之间形成了较为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大陆近几年来出现的大量中小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在技术、经验积累以及客户资源等各方面仍不能与领先的台湾企业相抗衡。目前,国内转轴生产厂商大多分布在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
随着近十几年来,全球制造业的中心逐步转移至中国,电脑、相机以及其他代工厂商均在内地设立工厂,拥有着产业集群优势、人力技术优势、制造成本优势等竞争力,台湾厂商近年来也面临着人力成本上升、毛利率下滑的影响,份额逐年被侵蚀。
随着更多大陆厂商掌握核心技术,以及本土化采购趋势下,国内笔电转轴制造商有望面临产业转移机会,逐步成为笔电转轴厂商的重要制造商。随着电子科技类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各代工厂商的原材料生产周期、物流时间均大幅度缩短。因此大规模的从本土进行采购已成为各大制造商的趋势,凭借着较高的品质以及低廉的价格,国内制造商在与外资企业相比中体现了竞争力。
思瀚研究院(国内产业研究领导者,主体业务:可研报告、行研报告、计划书、等规划业务,产业研究信息,帮企业精准获悉产业资讯。